今日建议
语言是窗户(否则,它们是墙) 教育方法

听了你的话,我仿佛受了审判,无比委屁,又无从分辨,在离开前,我想问,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? 在自我辩护前,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,在我用吉语筑起心灵之墙前,告诉我,我听明白了吗? 语言是窗户,或者是墙,它们审判我们,或者让我们自由。在我说与听的时候,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。 我心里有话要说,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,如果官语无法传达我的心声,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? 如果你以为我想差辱你,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,请透过我的言语,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。

查看详细
最好的亲子关系,莫过于此 教育方法

有这样的真实事件:一位名校硕士学历、曾是一家公司老总的妈妈,辞职应聘女儿学校的宿舍管理员,开始全身心的“陪读”生活。难以想象女儿对妈妈从“老总妈妈”变成“宿管大妈”时,会保有什么样的心态。有网友脑补这样的画面:母亲:我为你牺牲一切,你一定要好好学习?女儿:为什么?母亲:将来可以考好大学。女儿:为什么要考好大学?母亲:可以找到好工作,当老总,赚很多钱。女儿:那又怎样,当我有了孩子,不就要放弃一切了吗?虽然是脑补的情景 ,但背后的意义令人深思。还记得刷爆朋友圈的《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》文章么?五年级的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:“我妈妈什么事也做不好,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,还天天叫累。和我一起玩的同学,小青的妈妈会开车,她不会;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,她不会……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! ”想起董卿说过的一段话:“我应该很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好,让孩子懂事的时候,他对于你有爱也有尊敬。他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,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,我不想因为他我就变得止步不前了。”从主持人到制片人,从筹备《朗读者》,到自己拉赞助,搭演播厅……一切的付出,都是值得的,第一季《朗读者》播出,就好评如潮。更让董卿欣慰的是——自己在成为孩子尊敬的路上,有了大步跨越。比起成为《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》的作文素材,更合理的教育方式难道不是像董卿说的那样:“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,很简单,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。”孩子的成长,是为了磨练我,激励我,提升我,而不是牺牲我。就像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倡导的:好妈妈绝不是为了孩子牺牲一切的妈妈,她不会为孩子失去自我,反而会借助孩子完善自我。

查看详细
你剪掉了我的翅膀,却怪我不会飞翔 教育方法

当你想发火时,仔细想想这篇文章,希望它能够洗涤父母们的心灵,使每位父母更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使命!我还记得,我刚出生的时候,你把我抱在怀里,轻轻地摇晃;我还记得,我牙牙学语时,你不停地对着我重复,哪怕只是一个字; 我还记得,我蹒跚学步时,你总是张开双臂,对我说,来吧,不要怕。 你的耐心,让我学会了走路和说话。 现在,我人生之路刚刚起步,才开始尝试着挣脱你的搀扶,去探索我周围所有的一切,我也会失败、摔倒……妈妈,你为什么突然就变得怒目圆睁、说着刺耳的语言、对着我大叫大嚷。 我出生睁开眼看到你的时候,你是我眼中最美的天使。 你有温柔的眼神、鼓励的表情和无私的希望。 妈妈,你对我发火,是不是告诉我,你那里已不再是我的天堂? 虽然我装得满不在乎,可我真的很想努力做好,我真的很害怕,我不愿看到你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庞…… 我怎样才能让你重新成为我的天使妈妈? 可努力过后,你依然会发火,因为你需要我完美,完美得就像那年历中的孩子,可他只是挂在墙上。 我做不到,也很伤心,我一定很让你失望。 虽然你在对我发火时,我装得就像没事儿人一样。 我呆呆地看着你,强忍着眼泪,不想让你知道,我无数次躲在被窝里,流着眼泪,怀念着我以前天使妈妈的模样! 知道你上班辛苦,可上学未必轻松,常常是坚持过了冗长的课时,但课间也只能留在原位上,没完没了地做题目,去那些课外讲堂,无休止地面对那些老师们的说教和撒谎。 假期里只能在家里,享用爷爷奶奶准备的一日三餐,除了电视和游戏,我只能望着窗外发呆。 可我不能抑制我骨节的生长,和对自立的渴望,我也想像鸽子一样在外面成群结队、自由自在地飞翔。 可我一直在笼子里,无法舒展翅膀,而你的呵斥,更让我丧失信心,丧失勇气,丧失尝试的欲望。 妈妈,你能不能回到从前,回到你抱我在怀里时的模样。 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,我不能保证我不会摔倒、不会失败,不会胆怯、不会迷茫。 妈妈,到那时,你能不能还像小时候教我学走路时一样,对我说,大胆地走吧,不要怕,别紧张!

查看详细
家庭氛围和孩子性格 教育方法

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,那么,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成为一只绵羊;童年性格一旦形成,将伴随孩子一生,很难改变;自由、开放、愉悦、轻松的家庭氛围,是孩子好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。前几天,我突然想起一部很著名的电影,想必很多人也都看过,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《国王的演讲》。我想,成长于王室的艾伯特,到底是如何成为一个严重的口吃患者呢?要知道,很多人口吃,源于小时候心理受到了打击。并且,同样作为生来高贵又备受瞩目的王子,他的哥哥大卫为什么自信从容,和艾伯特性格如此不同呢? 经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,答案逐步揭晓了,但也令我陷入了沉思。 乔治五世国王有六个孩子,大卫是长子,艾伯特是次子。他们的家教十分严格,艾伯特是7岁时开始口吃的。在某种程度上,是父亲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,诱发了艾伯特口吃。 为什么这么说呢?乔治五世一贯严厉强势,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。刚开始,艾伯特由于紧张,偶尔有说话不顺畅,父亲就会冲着他大叫:说啊!说啊!艾伯特是左撇子,但被逼着使用右手写字;艾伯特有O型腿,就被强迫绑上腿型矫正器;艾伯特吃饭太紧张,甚至导致幼年就患上了胃病…… 这些,都使艾伯特没有了自信,从而口吃更加严重,到了无法正常交谈的程度。 当艾伯特的哥哥大卫作为王位第一继承人,以自信聪明漂亮倍受赞誉的时候,艾伯特则躲在哥哥的光环之下,度过了忧伤而充满挫败感的童年。 后,正如电影中所讲述的,将艾伯特“治疗”好的,并不是高明的医生(之前,有8个名医均以失败而告终),而是一位没有行医资格的戏剧导演罗格。罗格使用的方式,做的最大努力,是从心理上找到了艾伯特的病根,就是减少艾伯特的“挫败感”,从来不给他压力,帮他恢复自信。 好了,那我们就来谈谈家庭氛围和孩子性格之间的关系。 我们都知道,性格很重要,从孩子成长来看,性格决定行为,真的是“性格决定命运”;在孩子性格形成的童年时期,如何培养性格,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;童年性格一旦形成,将伴随孩子一生,在事业和生活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;孩子天生在性格上有差异,后期更是千差万别;同一个成长环境,也会培养出不同、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;良好的家庭氛围,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。

查看详细
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 教育方法

有一女教师,在很多年之前,她的丈夫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,而她一个人却培育了三个博士生女儿。同时,她所教的很多学生也都成绩优异,让同事和朋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。 在一次采访中,她向记者透露了她教学与教子的秘诀:不要指望别人都和你的见识一样! 接着,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十多年以前,她的小女儿正在上幼儿园。有一天,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。当时,她一下子就怔住了。孩子总是充满了想象,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世界。可是,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《陪妈妈逛街》的画中,既没有高楼大厦,也没有车水马龙,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,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…… 奇怪!她拿着女儿的画沉思了很久,终于解开了疑惑。原来,幼小的孩子只有几岁,身高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,走在大街上,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,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们的腿,还能看到什么呢? 女教师如梦初醒。是啊,孩子们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,而是大人们的腿,这是他们的身高决定的;学生对很多问题疑惑不解,这是由他们的年龄、智力和见识决定的;企业的员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,而不是公司的整体运行和未来发展,这是由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决定的……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;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和老师一样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;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和总裁一样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问题、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…… 女教师说,不要埋怨别人无知,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。其实,一个人所处的高度,决定了他的见识。与其埋怨别人,不如用一种亲近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,去和别人交流、沟通、兼融……这样,你就可以做一个好家长、好教师、好经理,甚至是好总统。 善待别人的高度,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的见识一样。教子、教学、为人处世、管理一方,其实就是这么简单。

查看详细
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教育方法

内心浮躁的时候,我们要提醒自己,时间珍贵,浪费不得;心里焦虑的时候,我们要劝劝自己,还有时间,无需慌张!古今中外,多少名人志士写下了关于时间的诗句或哲言,可那多是感慨它一去不返的无情和挽留不住的感伤,而我以为,在拥有它的时候好好把握才是最好的选择,“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”!请把时间用在锻炼身体上,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学习的基础;请把时间用在思考上,思维的提升是我们应考的关键;请把时间用在必要的休息上,充沛的精力是良好状态的保障!它能让青春绽放耀眼的光芒,它能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! 时光荏苒,怎敢蹉跎?高考是一场战役,是一次挑战,需要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,拼尽全力,即使艰难,也要努力前行。因为,你的努力,不是为了感动谁,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,而是为了等待奇迹的出现,享受成功的喜悦!

查看详细
跟孩子一同活动的艺术 教育方法

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,跟孩子在一起活动,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。 在生活中,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。 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。大自然是美的:春天的百花,夏日的蝉鸣,秋季的落叶,寒冬的白雪,对孩子都会有无穷的吸引力。家长掐着时令带孩子郊游,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会带给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,唤回家长对童年趣事的回忆。共同的心境和语言,使长幼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消失了,多少教育内容都可以在此时此刻进行。 跟孩子一起去参观游览。假期若能带孩子到外地旅游,孩子是最开心的。那些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都值得去看一看。游览时,若家长能做精辟的讲解,孩子是最为佩服;如显知识不足,则会迫使家长去翻书查资料,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。   跟孩子一起上街购物。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家长逛商店,顺便要点民爱之物,家长可乘机介绍商品知识,灌输勤俭持家的道理。孩子长大一点了,可以为家、为自己购物,家长陪着当参谋,边买边谈,边看边谈,边走边谈,两代人之间相互没有戒备,是教育的好机会。 跟孩子一起娱乐。晚饭后,节假日,一家人各展特长,吹拉弹唱,谈天说地,让家庭充满欢乐的气氛,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。   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,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,融洽感情,寓教于乐活动之中,让家庭教育在欢乐、亲切、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。

查看详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