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儿童科学能力培养 大班的幼儿应该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,对感兴趣的问题能刨根问底,能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。 导语 我们在吹气球的时候能发现,气球鼓起来拉伸最紧的地方是中间,此处气球的收缩力小而气球吹嘴和气球顶部拉伸较小,气球 的收缩力较大。然而这些生活细节孩子却很少感兴趣或者捕捉到。 活动益处 本次科学活动通过设计一组对比试验,引导孩子观察实验现象,思考“什么情况下毛衣针可以穿过气球”能够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,发现气球不同处的拉伸程度也不相同。 活动说明 场景:室内。 形式:亲子实验。( 父母游戏,幼儿观察。) 材料:气球若干、毛衣针。(或竹签,能扎破气球为宜。) 实验步骤(一) 取4只气球分别吹成2大2小并扎紧。 实验步骤(二) 取小号气球;小心并用力地将毛衣针(或竹签)从气球吹嘴附近穿进去,再从气球顶部穿过,观察气球的状态。 实验步骤(三) 再取另一只小号气球,试试将毛衣针(或竹签)从气球侧边穿过,观察气球的状态。 实验步骤(四) 换成大号气球,重复步骤(二)和(三)进行实验,气球的状态又有什么不同呢? 实验原理 当气球吹得较小时,气球四周拉伸得较少,处处收缩力良好。毛衣针穿过气球,不会因为张力而迅速分开,而会因为收缩力包紧毛衣针,起到密封的作用,所以气球不会爆炸.当气球吹得较大时,气球吹嘴和气球顶部拉伸较小,气球的收缩力较大;气球中间拉伸得最紧,收缩力最小。毛衣针穿过气球拉伸紧的部分,张力大于收缩力,气球也就瞬间爆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