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“我”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偏激。
现在许多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,老、中两辈对于孩子的教育都与孩子的发展背道而驰。家长过分溺爱,只要孩子搞好学习,其他什么事也不用做,只会让孩子养成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,滋生了孩子的懒惰心理。试想孩子连自理都不愿做,又怎么能勤奋地搞好学习。
2、父母对“我”的榜样效应。
家长的行为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。有些父母在家除了管吃管喝以外,对孩子其他的事情不闻不问。家长的这种偷懒的行为不正是孩子的写照吗?另外,有些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,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、果断利落的作风。“身教重于言教”。这样的家庭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,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。
3、“我”的依赖性。
如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,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,没有主见,缺乏独立性,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懒惰的主要原因。懒惰的人常有“明日复明日”的思想,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再做,这就是懒惰。
向TA开始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