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带娃,娃就毁了!快来看看你们家是不是也这样?
俗话说,生孩子容易,养孩子难。
在“养”这件事上,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谓是费尽了心思。
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,陷入了一些带娃误区中。
快来看看,你们家是否也这样?
总把孩子宅在家里
有的家长怕孩子出门太淘气了,喜欢将孩子宅在家里。
玩玩具、玩手机、看电视,只要不淘不闹,怎么样都可以。
这样以来,孩子不外出,身体得不到锻炼,免疫力很容易下降。
而且如果长时间不与外人接触,还容易导致孩子怕生、内向。
正确做法:
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,不能因为孩子淘气一点,就不带他出门了。
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。
孩子经常在外面玩耍,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,开阔孩子的眼界。
同时,爸爸妈妈还应该注意一点,就是做好榜样作用。
在家中少玩手机,少看电视,多读书,多与孩子交流。
要知道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哦!
孩子一哭,就给零食满足
很多家长知道,零食是不能经常给孩子吃的。
因为宝宝胃的容量有限,零食吃多了,尤其在饭前吃零食,必定影响宝宝的胃口和正餐的进食量。
可只要孩子一哭,立马就狠不下来心了,孩子想要什么都会给。
可是,你以为孩子哭就真的是受委屈了吗?
偷偷告诉你,很多孩子天生就是“小演员”哦。
一旦他们发现“哭就能吃到好吃的”,就懂得用哭来达到目的。
正确做法:
①转移注意力
当孩子哭着要零食时,家长可以试着用别的东西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。
孩子被另外的好玩的东西吸引了,自然就慢慢忘记零食的事情。
②制定规则
这种方法适合大一点的孩子。
如果孩子特别喜欢一种零食,可以和孩子制定规则。
例如多久可以吃一次,一次吃多少,吃完了没到时间暂时就不能买。
制定好的规则就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。
孩子即使哭闹也不能顺着他,等他哭累了,他看到爸妈还是坚决不会买的话,慢慢就会停下来。
安慰孩子,责怪无辜
孩子不小心摔倒了,你会不会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来哄孩子:“宝贝摔疼了吧,都管地板不好,我们打它!”
孩子一摔倒就责怪地板、板凳、桌子等物体,而不是告诉孩子是因为孩子走路太快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。
这样很容易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:
发生事情可以推卸责任,不用从自身找原因,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正确做法:
孩子摔倒就摔倒了,先安慰孩子,再帮助孩子一起找找原因。
是因为自己没站稳还是因为大人没有保护好,下次咱们一起注意一点。
而不是一味抱怨其它客观存在的事物。
替孩子道歉
小朋友们在一起打打闹闹很正常,难免会发生把别的小朋友打哭的“意外”。
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立即过来替孩子道歉。
这样次数多了,会使宝宝认识不到自己是有错的,不能勇于承担责任。
正确做法:
家长需要及时纠正宝宝,告诉他怎样做是错的,怎样做是对的。
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,要向人道歉。
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,让他明白对与错。
这样有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,慢慢地懂得如何与人相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