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改变孩子“宅”提高体质 家长先带头“动”

家长们都知道孩子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,但很多家长都希望学校能承担更多责任,让家长们带头和孩子一起锻炼,这很难。而体育专家则表示,其实在加强学生的自主锻炼方面,家长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
孩子成宅男,家长无计可施

方先生的儿子读高一,平时也没有什么活动,一有时间就待在电脑前,叫儿子出去都不去,他也觉得无计可施。周末在家的时候,儿子甚至睡到早上11时才起床。因为儿子不爱锻炼,从初中开始体育成绩就不怎么好。到了高一,连“三步上篮”都不懂,更别谈长跑成绩这些了。对孩子的身体素质,方先生和妻子都很担心,他希望学校能加强一些孩子体育锻炼这方面的工作,甚至希望校方能有些强制性措施。

陈女士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心。她表示,她家小孩上小学,但是不怎么爱运动。小区里也几乎没有能供孩子活动的地方,平时本来就动得很少了,周末叫女儿出去玩,去爬爬山、逛逛公园之类的,女儿都嫌累。她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孩子的体育锻炼。

针对这一问题,很多家长都认为加强孩子锻炼很重要,希望学校加强这方面工作,家长们也坦承。但若真的要家长带头和孩子锻炼,家长又觉得自己很懒,坚持起来有点困难。

当然,也有不少体质不错的孩子。陈先生就表示,他的儿子体质还不错,因为他从小就让儿子多运动。到了上初一时,还让儿子开始练习打羽毛球。而他和妻子都喜欢运动,每个星期他们一家人都会去打羽毛球一两次。儿子现在的羽毛球水平不错。此外,篮球也是儿子的最爱,儿子常常会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打场篮球。在陈先生看来,从小让孩子坚持锻炼好处多多,起码个子长得高了,协调能力好,也很少生病。

原因

参加兴趣班多,挤掉运动时间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部分家长给孩子报的课外兴趣班过多,占用了大部分课余时间,也是造成孩子少运动的原因之一。南宁市东葛路附近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小刘就告诉记者,在学校期间,学校每天安排有运动时间。但回到家后,几乎就很少锻炼了,主要是父母为他报了好几个兴趣班。每周一至周五,有3天晚上需要学习乐器和书法,周六周日两天几乎安排满了其他兴趣班,主要是英语兴趣班、绘画和参加合唱团排练等,真的没时间运动。

而对中学生来说,不少家长则在课余为他们报了数理化等学科辅导。部分家长也坦承,如果孩子表现出对某一项运动感兴趣或者擅长时,作为家长会鼓励孩子坚持。但同时,相比孩子的学习成绩,对孩子的体育运动状况还是关注很少。

另外,在采访中,不少家长还提到小区运动场地不足、孩子运动成本高等问题。“平时要打羽毛球就必须到球馆去,每年我在儿子学羽毛球上光学费就要五六千了,还没包括其他的运动。”一位家长这样表示。